中视快报网官网(ccutv-news)网视新闻
提起自己从事的专业,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副主任医师刘博说:自己的专业就相当于一个大内科,各种亚专科琳琅满目:脑血管疾病、神经退行性疾病、癫痫、神经遗传性疾病、神经免疫相关性疾病、颅内感染等。
尽管从事的专业复杂、诊断难度大、疑难疾病多,但他一直迎难而上,对病人细心热情,对工作从容淡定。坚定的眼神,耐心的问询,认真的诊断……。从医18年来,言谈举止渗透着一种充满自信,举手投足体现的是对患者病情了然于胸的风范,让人感到力量,看到希望。
迎难而上,实现人生的价值
1981年刘博出生于新密市苟堂镇的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村庄,看着当地群众因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时,他便在心中埋下了“要当医生,治病救人”的梦想。
2001年,刘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郑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。2006年大学毕业后,被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招录,开始了他的医生生涯。在这里他先后在神经内科、心血管内科、急诊科、普外科等科室轮转。
刚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时,他给人的印象是高大魁梧、憨厚实在、认真负责、技术全面,医院领导就先安排他到急诊科工作。作为医院救治患者的“最前哨”,刘博接诊的大多是急、危、重患者,他头脑中时刻紧绷急救这根弦,这也为他的从医之路积累了相应的临床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。
“在科室轮转时,虽然能胜任工作,但从小就是争强好胜的我一直要自己要做一个合格医生的梦,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。”于是,不甘现状的刘博再次燃起了学习的热情,他勉励自己要不断丰富知识,朝更高的人生目标迈进。
在潜心钻研业务的同时,他始终用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信条鞭策自己不懈努力,不会就学,不懂就问,请教“前辈”或随时翻书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,在探索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由于这种认真执着、坚忍不拔的精神贯穿着整个行医生涯,很快成为科室的骨干。
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,了解国内外前沿医疗技术,刘博在刻苦钻研临床专业的同时,报考了硕士研究生,师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朱红灿教授,经过努力学习获得了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。工作岗位虽几经调动,但兢兢业业、勤勉踏实的工作态度始终如一。
他说:“我是在实践中学习,在学习中实践的,轮转的三年是我学习实践最丰富的三年、也是最受益的三年。”
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对勤奋努力的人,上天也会眷顾。2009年,刘博在结束科室轮转后被分配到神经内科。在许多人眼中,神经内科是一个神秘又高深的科室,神经深埋在体内,看不见摸不着,抽象而陌生,神经内科医生也因此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
在新的领域,他刻苦学习,认真钻研,兢兢业业工作在救死扶伤一线。为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,更好地服务患者,两次被派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修神经内科、神经免疫和头痛。见到了很多以前只在教科书上看到的疾病,遇到疑难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,下班后翻书查资料巩固知识,经常下班后在科室一边看书一边工作,有效提高了他的动手能力。通过这两次进修学习使刘博程在神经内科疾病的理论知识、诊断治疗及手术技巧上均有了明显提高,更是开拓了视野,拓宽了思维,理念的转变是他最大的收获,这也是他事业和技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
通过跟随这些国内外知名的专家进修学习,刘博无论从治病的理念到实际操作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,学到了很多新的临床知识。“过去看的都是神经内科病,进修学习后对专业疾病的治疗方法多了,对疑难病和罕见病会诊断了。” 他感触深刻。
经过专业进修学习,他逐渐成为内科基础知识扎实,临床经验丰富,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治,在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,头痛,脊髓疾病,神经肌肉接头疾病,脑血管病,颅内感染,睡眠障碍等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。并担任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协作组委员,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分会委员,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郑州市卒中学会理事;并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,专著2部。
精准诊疗, 做值得托付的医生
“当医生要有悟性。我常常怀着感性的直觉进行治疗,当然这种直觉并不是凭空而来,而是建立在临床经验之上。”刘博在神经系统疑难病领域,一直潜心研究,对许多辗转就医、多方检查却诊断不明的患者及时确诊,精准施治。
杞县翟某某,由于头晕,视物成双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四天没有效果,头颅核磁共振、全脑血管造影都没查到问题,家人按眼科疾病来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诊治,在眼科门诊排查后医生发现不是眼睛相关性疾病,建议他到神经内科就诊,当刘博医生接诊后,查体发现患者的双眼的眼球活动轻度受限,四肢腱反射降低、共济失调。结合患者病前一周有腹泻病史,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,考虑该患者为少见的米勒-费舍综合征,经过腰穿以及血清学检查,结果证实了他的诊断,经过积极对症治疗,四五天以后,病人症状明显的好转。出院后经过随访,病人生活恢复正常。
2023年3月份,周口太康一个青年女性刘某,以头痛,视物模糊半月来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,患者称自己半月前出现视物模糊看不清楚,且头部轻度疼痛到省级医院按焦虑抑郁治疗,症状没有缓解,头痛视力模糊症状越来越重,就慕名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。眼科排查是视盘水肿,怀疑有颅内高压,就把她转到神经内科进一步就诊。刘博仔细查体以后,详细询问病史,了解到患者因多囊卵巢综合征,已口服避孕药物三四个月,结合临床经验以及相关诊断结果,他怀疑患者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,经过颅脑核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检查,发现患者右侧乙状窦有明显的狭窄,测颅压也比较高。初步考虑患者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能性大。给予抗凝治疗,七天以后,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静脉测压,证实了该患者诊断,后期经过服用半年的抗凝药物,同时动态随访,患者症状完全消失,复查MRV未见异常。
2019年7月的一个中午,急诊接诊一名六十多岁老年女性,突发单侧肢体活动障碍,言语不清,颅脑CT未见出血,刘博对病人进行了检查,初步诊断考虑急性脑梗死,需要给患者进行静脉溶栓,和家人沟通时,家属也比较忧虑。刘博就告诉家属静脉溶栓治疗虽有一定风险性,但是目前最积极、有效的治疗办法。
看到家属还再忧虑不决,刘博就劝他们静脉溶栓虽有风险性,他愿意和患者家属一起去承担这个风险责任。经过积极有效沟通,患者家属才签了字,通过静脉溶栓治疗以后,病人的患侧肢体恢复正常,语言完全恢复。病人脱险后,家属感激地说:要不是刘大夫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,病人就不会转危为安。
不懈努力,扛起肩头的重任
神经病学疾病繁多,理论深奥,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作出准确定位、定性诊断,但临床上因多学科交叉,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,导致许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、专业的诊断及治疗,甚至因此延误病情。
从医10多年来,刘博始终离不开对医学技术的不懈追求和“患者需求至上”的服务理念,遇到问题在查阅相关书籍仍不能解决的情况下,虚心的向上级医院专家请教,自觉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,从而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他每年都要外出参加全国和省级的神经内科学术会和培训班,广泛吸收先进的、前沿的专科诊治技术,开阔眼界,提高业务素质。每年省内外的神经内科学术交流会他都要带着病例去交流,既分享成功的经验,又巩固和提高了自己的技术和理论水平。都说“同行是冤家”,但在刘博看来,同行不仅不是对手,而且是朋友、是老师。他结交的全国各地的专家,足有几十个,成为他做好工作的坚强后盾。
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,刘博还十分注重年轻医生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,经常提醒年轻医生要到外地知名医院进修学习,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,方便了大家掌握更多的知识,接受更多国内外前沿的技术和信息,形成了整体合力。
在平时,刘博还经常和年轻医生交流专业知识,总结临床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误,分析原因,提出指导意见,随时跟进质控治疗效果,让大家在思考中记得更牢;对特殊病例,进行病案分析,使自己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新技术,掌握精湛的技艺,形成了一种交流、合作、研究的学术气氛。此外,他还积极探索把传统治疗、血管内治疗、康复治疗组合成一种综合性的治疗系统,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、复发率。
“神经内科病人以中老年患者居多,且有低龄化发展趋势。许多患者合并高血压、糖尿病及冠心病等慢性病,基础条件差,易出现病情加重及猝死情况。但多数人对脑血管病的预防一直认识不足,常常出院后就不按医嘱服药,导致病情反复,甚至神经功能出现严重缺失,影响工作生活。”对此,刘博积极参与健康大课堂宣教活动,让患者掌握什么是脑血管病、怎样预防、吃什么药等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技能,积极宣传脑中风相关预防和早识别知识,让患者最大限度地避免脑中风的发生和复发,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。
医者仁心, 用真情传承大爱
熟悉刘博的人也都熟悉一句话:“刘主任永远都是自信的。”永远挂在脸上的是郑重其事,似乎成了他最明显的“标签”。问及他时常心怀若谷的缘由时,他却“王顾左右而言她”,首先提及了他的主任:“我主任是个技术高超,工作认真负责的专家,她并特别注重对我们的品格的培养,她深深地影响了我的职业生涯。”
在日常工作中,面对的病人不论贫穷、脏乱与否,刘博一律平等对待,态度始终和风细雨,体贴关心。他把守护病人健康当做自己的责任,每个病人健康当做他的愿望。
无论严寒酷暑,总是尽心尽责,到科里的第一件事情是先将自己所管床的患者了解一遍,看看病情变化及患者情绪,拉近和患者的关系,做到对病情心中有数。遇到疑难病变,他经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,寻到办法,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。为方便病人他总是早上班,晚下班,经常遇到下班时间赶来求诊的患者,但他都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工作衣为病人诊治。
“带着感情下病房,凭着良心开处方”是刘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也成了这些年来遵守的道德准则。他告诫神经内科年轻大夫们说:“医生只有热情为患者服务的义务,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利”。本着这种态度,刘博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总会左掂量右思考,怎样达到既保证疗效,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。于是他的处方既节省费用又达到良好的疗效。
许多病情严重的病人经刘博精心治疗后,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,有些家属表示感激之余送些礼物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,都被他婉言谢绝。他常说病人不容易,治病花费不少,回家康复还需调养,要多为病人着想。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,丧失了自己的人格,丢弃了医生的医德。
大爱,不只是无私,更是心怀病人健康的守护。生命,不只是珍贵,更是衡量人心良知的标准。作为一个医生,刘博经常积极主动参加医院送医下乡和公益活动,深入到基层农村义诊,为困难群众免费诊疗,就诊的患者中有很多老年人活动不方便,尤其是在冬天,天寒地冻,出门容易感冒、摔伤,他便利用休息时间,到病人家中为老人诊治,社区里的很多老年人都是他上门服务的对象,老人们感激不已。有时病人来院看病,取药时发现钱不够,离家又远,他就拿出自己的钱为病人垫付药费,以免耽误病人的治疗,体现着一名医生的仁爱之心。
这是发生在刘博身上真实的励志故事。但这段不平凡的逆袭之路背后,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。“现在回想起来,一切的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。虽然奋斗的过程还是很辛苦,但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呢。”这句看似鸡汤的话,却是他程励志人生的真实写照。(闫文)
中视快报网官网www.ccutv.cn/讯 更多资讯....
本文由作者笔名: 于 2024-09-30 18:23:14发表在中视快报网,本网(平台)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,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。
中视快报网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ccutv.cn/news/8192.html